最近“孔乙己文学”火了。既“卷”不赢也“躺”不平,又放不下所谓身段,在进退两难的困局中颓丧,这无疑戳中了青年的焦虑,纷纷自比“现代版孔乙己”。人若想有所成就,注定不会一帆风顺,总要战胜挫折、走出困境甚至逆风而行、绝处逢生。伟人毛泽东一生多次处于逆境,在党的三次“左”倾路线中他遭受的“各种处分、打击……记得起来的有二十次”,他不但从不“躺平”而且总能以更强姿态站起。1931年底开始,毛泽东遭到“残酷斗争,无情打击”,“过了四年的小媳妇生活”,但他最终在遵义会议事实上重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,领导党和人民改写了历史,他强大的抗逆品格与智慧对于当代青年战胜内心的“孔乙己”有深刻的启迪。
毛泽东当时遭受了怎样的逆境?
六届四中全会后,“左”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取得统治地位,使革命形势和毛泽东的处境日益艰难。1931年11月,中央代表团主持召开的赣南会议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指责为“狭隘的经验论”“富农路线”和“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”,提出“集中火力反对右倾”,毛泽东被免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一职,排除在红军的领导地位之外,剥夺了军队指挥权。1932年1月,毛泽东反对攻打赣州的正确主张再次被临时中央指责为 “右倾机会主义”。8月,毛泽东等前方中央人员与后方中央人员在作战方针上发生严重分歧。10月初,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会议,毛泽东再次受到严厉指责,被撤销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,从前方调回后方。10月中旬,毛泽东到长汀福音医院疗养。期间他对福建省委书记罗明阐述了一些正确看法和经验,罗明深受启发并应用于福建的革命实践,这又触了临时中央的逆鳞。临时中央先是开展反对“罗明路线”的斗争,又扩展到批邓(小平)、毛(泽覃)、谢(维俊)、古(柏),指责他们是“毛派”。这场斗争的矛头就是指向毛泽东,甚至连贺子珍等毛泽东亲属也被免职或调动。
◆1931年11月,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。
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多次被横加指责,党内、军队的职务被免、工作被停,说话“不顶事”。三十多年后毛泽东形容,“他们把我这个木菩萨浸到粪坑里,再拿出来,搞得臭得很,那时候,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,连一个鬼也不上门,我的任务是吃饭、睡觉和拉屎,还好,我的脑袋没有被砍掉”,这就是毛泽东当时的境遇,举步维艰。
毛泽东怎样站起来?
精神境界上,胸怀大义,始终葆有强烈政治责任感,个人是非荣辱服从事业大局,不消极对抗、不破罐子破摔。毛泽东不打赣州的主张不被采纳后,他生病上瑞金东华山古庙休养,但依然心系几万红军攻打赣州的安危。接到战事失利、红军腹背受敌的急电后,他立刻按照中革军委要求赶赴前线,毫无抱怨地提出正确建议,风雨兼程率军北上支援,这等胸怀格局与战前打算“打开赣州再和毛泽东算账”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。扶大厦于将倾的毛泽东在宁都会议后却再次失势,他在去后方疗养前仍对周恩来表示:“前方军事急需,何时电召便何时来。”第五次反“围剿”时,毛泽东已彻底被边缘化,但他看到苏区损失惨重,仍分析形势向中央提出“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”,“迫使进攻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地区之敌回援其根本重地”等建议。